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下,資訊的取得與交換的頻率是快速的,學校在面臨此一時代的變遷,傳統式學校經營的模式要適應目前環境必然面臨許多的考驗,如何創造出更優質的學校以提升教育,是大家關心的話題。閱讀完本篇文章之後,深覺學校仍有許多路要走。
由本篇文章得知各國如美國、英國、日本等對教育改革及提昇教育品質莫不投入許多的關注,本篇以台北市為例,介紹台北市優質學校的發展與內涵,最後做出結論,說明推動優質學校行政管理策略,保障優質的教育品質。由此可知,優質學校已成重要課題。
本篇文章中指出的優質學校教育指標,從領導、學校文化、至達成優質學校,當中的向度指標值得我們在推動行政業務時好好加以省思是否有不足的地方。當中探討分析出的推動優質學校經營思維的思考方向「計畫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教學視導」、「公共關係」可為豐富精緻教育參考。
在推動優質學校行政管理品質保障教育品質的重要領導人是校長,當中提及研究發現校長們並不覺得他們有足夠的權力和資源勝任工作,使得他們必須超時工作來彌補,半數以上現任校長想在十年內退休,由此可見,擔任領導工作者,身心靈的健康是很重要的。有經驗的校長或許新時代變遷太快而想退休,但是,才剛擔任校長的人,有的很有能力,但是,有的太年輕,在面臨外界質疑挑戰時,較易讓人以年齡來輕看。
故本篇文章可為推動優質學校的指標,但是如要變革就會有人的問題、錢的問題及現時法令的問題,尋求當中的平衡是一門藝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